光明日報記者 任爽 光明日報通訊員 蘆猛
10月10日的長春降雨又降溫,可這樣的天氣并沒有影響吉林大學科研人員的腳步。早8點,在吉林大學計算身手與軟件國際中心,馬琰銘解释陆续團隊的成員們贫苦起來,為即將召開的第十屆CALYPSO研討會做籌備职责。
“CALYPSO是我們中心研發的一款材料設計軟件,該軟件不错愚弄大型計算機先于實驗、從理論上設計出更多新材料,带领后續實驗合成。”團隊成員王彥超說,到现在,CALYPSO已被73個國家800余個科研單位廣泛收受,其中包括多家國際頂尖陆续機構。
十一長假期間,王彥超和團隊成員依舊堅守职责崗位。他說我方贫苦卻充實:“未來,我們將繼續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,辛勤于軟件的原創和升級研發职责,讓‘中國智造’在國際軟件領域越來越叫得響,尊龙凯时以實際行動回報黨和祖國對科研职责者的關懷關愛!”
豐收時節,吉林省通榆縣不斷傳來好音书:由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吉大系列抗鹽堿水稻實驗田增產約30%;具有耐鹽堿、高異黃酮、少腥味等特色的大豆新品種“吉大豆19”試種得胜,每公頃產量達7534.4斤,在吉林西部鹽堿地上創造豐產新高……
吉林大學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張剛說:“10年里,吉林大學有100余名專業科技人員把論文寫在通榆地面上。僅本年上半年,學校就有39個經過遴選的扶貧科研項目在通榆推進。”
在吉林大學陆续生职责部會議室,學校博士生講師團團長、馬克思主義學院2020級博士生楚洪濤正帶著幾名團員制訂下一步的职责計劃。
楚洪濤說:“吉大博士生講師團现在有宣講員55人,幾乎涵蓋了學校总共學科。從校內到校外,從線下到線上,宣講活動已遍布吉林省高校、企事業單位和黨群社區。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,我們不僅要深切學習會議精神,况兼要展示出吉大博士生的精神容颜,把文静的火種傳播得更遠更廣更深切民心。”
《光明日報》( 2022年10月13日 07版)
編輯 : 王蕾尊龙凯时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