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明日報記者 崔志堅尊龙凯时
“喜迎二十大,奮進新時代”的紅色橫幅,掛在河南省首家勾搭聯社——焦作菡香沿黃稻米勾搭聯社大門口,映襯在藍天白云間,超过瞩目。
“十年了,望望俺們這勾搭社是不是變化很大?”10月9日上昼,焦作菡香沿黃稻米勾搭聯社社長王福軍不休記者的手樂呵呵地問。
在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寇店鎮二教塔社區,收割機在地里收割谷子。新華社發
十年前,記者來焦作市武陟縣喬廟鎮馬宣寨村采訪“問稻”。那時,“菡香稻米”勾搭社面臨著少地、缺資金等發展瓶頸,王福軍滿臉愁云。十年后,再訪馬宣寨,不等記者開口,他就打開了話匣子。
“俺們可不是只換個牌子!”王福軍介紹說,2012年焦作菡香沿黃稻米勾搭聯社建造,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5萬余畝。2018年,投資1.8億元,新建食物產業園項目,包括大米生產區、米醋生產區、純凈水生產區、糧食倉儲區等,建成了年產1500噸米醋米酒生產線,尊龙凯时拓展了“菡香”米醋品牌。2020年,實施馬宣寨大米地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,爭取中央財政補貼資金350萬元購買了插秧機、耙地機等大型農機具,進一步升迁了水稻種植的機械化过程。
近幾年,通過實施循環生態農業,推廣種養加復合景象,勾搭聯社大米加工生產的副產品稻糠喂豬,豬糞入沼池,沼肥用于種植水稻,沼氣用于生存做飯、照明等,酿成了清潔生產、低参加、低阔绰、低排放和高效力的生產神志。
陣陣秋風吹過,與鮮艷的橫幅一道隨風蕩漾的還有稻田庐籽粒飽滿的水稻。走進勾搭聯社對面的兩塊稻田,一塊牌子引人细心,上头寫著:國家審定“宏稻”59。
“這是俺們綠色水稻推断中心的效力。”王福軍自爱地說。当今綠色水稻推断中心已列入河南省省級工程技術中心,承擔著河南省水稻新品種預備試驗、區間試驗、生產試驗、旱直播試驗并進行國家水稻新品種展示。
“咱們中國人已經從吃得飽進入吃得好的時代”,王福軍說,保護名優農產品市場的環境越來越好,俺們馬宣寨的“稻”路也越來越寬廣。
《光明日報》( 2022年10月13日 07版)
編輯 : 王蕾尊龙凯时